My Blog List

Thursday, August 11, 2011

eggegg 2011年08月12日

阿伯分享--影相

近來一直很想取出那些陳年舊照整理一番,但事情總是待著待著,始終久一鼓衝動去開始。終於,今天突然興高采烈地、翻箱倒籠地把那多箱舊照片從儲物柜的最暗處取出整理。過程中老人家當然會回味懷緬一番啦。那些走了焦的、手震的、UNDER 的、OVER 的,原來也不重要, 重要的是我找到了珍貴的回憶,這些不完美的東西反而令我再一次細味當日按快門的一刻,回味那些拍照的日子當中的人和事...

我大約在中四中五的時候開始愛上攝影這玩意的,當日用了數千元買了一部NIKON 801S 及一支天涯鏡35﹣135鏡頭便開始了這項玩意。家人、朋友、太空館、花展、大坑火龍、畢業典禮、煙花、軍操...全部都是我的題材。如此十多年下來,這次執捨發現在大約影了的100 筒菲林。哈哈,真敗家呀﹣﹣ 但我其實也很吝嗇按快門呀!今天的我仍然喜愛攝影, 仍喜愛我的F4和菲林,但在方便這大前題下,已改用了數碼單反,仍舊是影得不多, 兩年多下來才影了大約5000張。這個數字在二十年前不算少了, 但在今天那些影友的標準來說,一星期也不只這數吧!

為何我那麼手緊呢?當年,影相對於一個學生是頗昂貴的活動,算算吧,一筒36張的菲林一般也要十多二十元,沖費十多元,大約一元一張晒相費, 結果36下快門便消費了70大元。當年的在上環做暑期工,一個月才3000多元人工咋!

當時,最快也要一個小時後們才會見到剛才那36下快門按得有多成功﹣﹣但大多數時間的也是證實失敗了的, 哈哈, 死未?!

就是因為成本高(一下快門2元),我影相從來極小心的﹣﹣你當然也可就我是“孤寒”吧。每一張相也是幾經思想後的結果,絕無機會主義,僥倖成分的,好費神但這癮!總括來說,以前影相真係好慢、好貴、好費心思,但整個過程好好玩好過癮﹣﹣一日未晒出來,誰可肯定...。你得左呢?!好玩!

現在不同了,一眾大師基本上是按着快門不放的,“連拍”了才算, 一日下來一千多張大作絕不出奇,接着還要在電腦前在那大堆作品中選出佳作或有潛質的作品, 再進行修改。注意今時今日的修改意思是大改﹣﹣從構圖、曝光、光陰位、甚至乎在相中加減人物。我就有一位朋友用軟件將他影回來的相片修改,然後喜孜孜地向我展示成品, 叫我哭笑不得!我心想, 你與其這樣改頭換面、創作, 怎麼還花時間去連拍那些大作回來呢, 何不就坐在電腦前“創作“不更方便嗎? 奇怪...。

我使用數碼相機唯一的目的是為了家人可即時看到相片,所以我不會操心什麼RAW,回家後用什麼WORKFLOW做EDITING等等。我只用JPG直出,影了就TRANSFER到電腦一同分享,多麼簡單。如果有一兩張是十分喜歡的,我仍會去晒相店晒出4R或更大和家人分享或掛在家中,那種有實物在手的感覺作令我歡喜,在電腦看相很不實在,感覺很冷。

看在眼中現在那些影友看待影相的態度﹣﹣求其、影了再算,我不時聽到他們說“反正唔使錢,影左先啦”、“返去先再ADJUST啦”、等等,我真的不以為然。我們都恃着、因為現代科技給予我們的低成本而不再認真思考,做了再算、快門都是按了才想應怎樣改那成品, 我已經和時代完全脫節了,但是,如果我們使每一件事都可抱着用菲林影相時的態度﹣﹣先思考後果,知道機會是昂貴的、有限的;不是較“反正唔使錢,影左先算”那種輕率這數碼相的態度好一些嗎???我仍是眷戀那些每按一下門也是經過重考量的日子 – 縱使成品是不完美!



Friday, June 3, 2011

2011年5月13日

劉健威
徠卡

對於自己這次西藏之旅拍的照片頗不滿意,真想馬上再去旅行,為的是拍照。

也許帶的相機和拍攝策略都不對。帶了部徠卡M9,50mm和28mm兩個鏡頭,連濾光鏡也沒有。西藏多雪山,雪山的光線很散,又反光,沒濾光鏡拍出來的雪景只有白茫茫一片。沒法拍雪景,只好拿出錦囊的95S傻瓜機拍。效果當然跟大機有分別,只是聊勝於無。95S很好用,我平時隨身帶,用來拍攝食物,在低光的環境下效果也不錯,還可拍水族箱、雪景等特殊效果;最有趣是手動,調定光圈,就可不斷撥快門,在屏幕上看到理想效果就拍攝;這功能好像大機也沒。

沒有24-105mm,或70- 200mm這類變焦鏡,拍攝遠景和大景很有局限;而且,徠卡的測光效果不太好,大部分情形下都是靠經驗作判斷,或同時試幾個光圈和快門。結論還是覺得,徠卡較適合拍攝較靜態的人像和人文風景。

為什麼買M9?毫不諱言是虛榮,心儀的攝影師,好像布列松、羅拔卡普、荒木經帷……都手不離徠卡;很老式的想法,一個愛攝影的人,尤其是男人,怎麼少得了徠卡?徠卡拍人真的好,顏色自然、肌肉豐厚細膩——相對來說,日本相機拍出來的人像很艷麗,但總像加了味精的菜。現在拍出來的照片不太理想,那是技不如人、不熟習照相機性能的結果;看來,先要好好的跟手上的照相機談戀愛了。你看荒木經帷拍得多過癮:「我有時會突然想聽徠卡八分之一或十五分之一秒的清脆快門聲,「咔嚓」、「咔嚓」地響,聲音就這樣慢慢滲透進女人的肌膚裏。隨「性」之所至,有時還會滲透到兩腿之間哩。在他來說,照相機已成為他的第二陽具了,怎不挑部好的?

Monday, May 9, 2011

2011年5月10日

洪磬
由立體到多維
──西野壯平的Diorama世界

所謂Diorama,本指透視畫、西洋鏡、立體模型,即半立體的布景:以紙板等平面置於三維空間──例如在斜的地面上前後放置大小兩個紙板警察─營造/誇大距離感,從而模仿立體空間。當然這種空間主要在視覺上成立,而且只在特定角度看過去有效,因此與一般模型不同,而是介乎平面與立體。這種手法因為可以誇大空間深度,而且容易挪用既有相片,常被用於軍事模型製作;當然這也限制了成品只能從有限角度觀賞,不若詳細的沙盤模型。有趣地,這正吻合兩者的用途:後者常被用作軍事推演,以考慮元件之間的關係;而前者的空間設定早已決定,模型沒有內在生命,而服膺於創作者的心思。可以說,Diorama即是只在特定視點(vantage point)生效的模型,而其資訊與實感上的省略恰是表意上的空間。

由此而言,西野壯平的Diorama地圖系列的意思便可堪玩味了。他徒步探索巴黎、倫敦、香港、紐約等世界名城,還有東京、大阪等日本都市,拍攝市內大小地方的黑白照片,經篩選後在工作室拼合成一張大地圖,再拍攝為成品。拍攝角度不一,有街頭掠影,或往上拍攝天空,或從高處俯瞰,比例當然也不一。概念上,Diorama其實近於Google相簿等將實地照片組合於一張平面圖之上,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服從於絕對的空間規定,而前者則是作者的主觀組合。

香港被高速公路覆蓋

拼合的結果,相片集中在少數建築物之上,而各城市偏重不同。東京以山手線火車與多個棒球場最為顯眼,倫敦滿布磚屋,而香港則被高速公路覆蓋,而天空出奇地少。對拍攝對象的側重程度極端,要不然就以數張照片─多從同一角度拍攝─交代一個地標,要不就以大遠景包含一大片地區,而兩者的照片多比實際地圖上佔的面積要多,即是在題材之間,必有遺漏掉的隙縫,而選材準則,當以西野壯平的印象為準。例如香港舊機場跑道只呈現為一條線,想是他無法涉足而遠觀印象也不深之故。相反維港的波濤,多從中景距離拍攝,每一個浪都比整條跑道要闊。

創作者自言「自己透過拍攝會變成怎樣,比拍攝可以做到什麼更重要」,於是「過程」即是理解此藝術形式的關鍵。他首先將現實─城市的影象─記錄下來,然後將這些相對客觀的「數據」在地理空間的框框中加以調節,如像野外定向的繪圖員將重要的地形特徵予以強調處理的「藝術加工」,從而與地圖使用者更有效地溝通。正如繪圖員的閱讀地形能力有所偏重,西野壯平對城市的閱讀也是個人的。

今年2月至4月在倫敦舉行的展覽中,播出的短片裏,他先以鉛筆簡略勾勒出幾條線索,然後就像拼圖般以線狀特徵作引,地標作樞紐,最後才填上其間的空隙。有趣地,正是以上部件之間的界線,交代出Diorama的魔幻立體效果。例如香港西九龍,一天橋從近距離以廣角鏡拍攝成強烈的空間透視效果,緊接着就是舊區馬路街市的路口;又例如倫敦金融新區Canary Wharf的華廈得到宏偉的正面全身角度,而緊鄰河邊的住宅則只被斜得可憐的俯攝壓扁,幾乎不可辨認,差天共地的空間感被當作部件,按位置與線條形狀並置而營造另一層次的空間感─可以是傾斜度、閒適感覺、視覺刺激或自由─正是Diorama手法的魔法所在。

小圖存在時間差異

不說不知,同一建築物同一角度拍攝的照片,原來是在不同時間拍攝,細看之下大圖中的小圖有着細微的時間差異痕迹,例如季節或天氣轉變、太陽角度不同、交通工具的移位、建築工程進展等。策展人說這「展示了城市的轉變,是立體的流動影像」,但相比上述的空間魔法,較為噱頭,因而執行較為鬆散。而將拼圖成品拍攝以複製,除了是商業考慮,也是Photoshop術語中將可隨意移位與變形的圖層(layers)壓平(flatten)同時鎖死,成為創作者的印象,雖然也可能令人誤會他的用意在於平面的拼湊節奏。

具體細節需要親眼細觀,但整體而言,驟看散亂的拼貼其實匠心獨運,照片接縫都能傳播出Diorama空間感覺,而與小相片的內涵與幾何特性和諧,從預設框架的強烈程度,甚至可以感受到西野對各城市的熟悉程度甚至是細微的觀感差異。

至此,Diorama地圖自然令人聯想到人的大腦。十九世紀初期,大腦相學(phrenology)以量度人腦各部分的大小來研究大腦結構與內容的關係,正如作品中的不同內容按個人重視程度被加權(weighted),佔據大腦的不同區域。

Phrenology早已過時,但大腦的運作的確是地理的─佔空間較多即佔用較多腦細胞,而距離接近較容易發生聯繫,既分崩離析又有着潛在的脈絡。這與城市空間一樣,皆符合完形理論(Gestalt theory),傾向自我組合,甚少碎片化。而正如神智(mind)各部分如視覺、記憶以至良知皆是整全現象,而不是由部件機械組成的機制。於是城市空間的肌理以數位細節窮究而猶有不足,介入詮釋比機械的細節化探究更貼近真像而不迷失在預設的迷宮中,西野的手法在《3D玉蒲團》的時代別具意義。